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_久久久久久久久_男女作爱免费网站_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導航
科大新聞
首頁> 科大新聞> 正文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3位教授作客我?!扒把乜茖W報告”

2020年11月05日 09:40 文、圖/輕工學院 張躍宏 趙偉 點擊:[]

10月31日,中山大學化學學院陳旭東教授與余丁山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俊鵬教授應科技處及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作客我?!扒把乜茖W報告”,并先后進行了題為“光學加密聚合物材料結構與性能”、“能量和信息轉化與存儲功能聚合物及復合材料”和“有機小分子催化的陰離子開環(huán)聚合”的學術報告。報告分別由輕工學院副院長呂斌教授和學術帶頭人徐永建教授主持,學院相關專業(yè)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參加了報告會。

陳旭東教授圍繞光學加密背景、雙光子加密方法及多重響應性聚電解質(zhì)/納米晶纖維素復合材料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光學加密的技術特點、光學調(diào)控手段及如何構建具有自修復-防偽編碼功能等特點的復合材料,并進一步指出光學加密技術是當今信息材料技術領域中的前沿技術,在未來信息加密及防偽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余丁山教授就能量轉化與儲存及信息加密儲存兩方面對課題組近年來取得的研究進展進行詳細匯報,重點闡述如何從載體材料及器件結構設計出發(fā)實現(xiàn)光信息安全的過程。期間,兩位講授與參會師生就如何將加密技術應用于皮革防偽及如何構建加密儲存材料等問題與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會后陳旭東教授和余丁山教授及部分教師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的寫作思路、技巧與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了指導與交流。分享了基金評審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各種問題,詳細闡述了基金申請書立項依據(jù)、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案、特色與創(chuàng)新的寫作技巧和注意事項。

趙俊鵬教授詳細介紹了脂肪族聚醚/聚酯在有機小分子催化環(huán)氧單體/環(huán)酯單體開環(huán)聚合制備高附加值聚醚/聚酯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基于單組分有機堿催化的環(huán)氧乙烷均聚、環(huán)氧/環(huán)酯單體的嵌段共聚、環(huán)氧/酸酐單體的交替共聚。以及基于雙組分有機Lewis酸堿對催化的環(huán)氧/環(huán)酯單體串聯(lián)共聚,環(huán)氧/環(huán)狀酸酐的序列選擇性共聚等工作。趙教授的學術報告展現(xiàn)了其對環(huán)氧化合物參與的高效聚合反應的獨特見解,對我校師生在該領域及相關領域今后研究方向的深入與拓展具有很好的啟發(fā)性。報告結束后,他還與在座師生就報告內(nèi)容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新聞小貼士:

陳旭東,男,中山大學化學學院高分子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從事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聚合物及其共混物的光譜特性(共振散射及熒光光譜)以及聚合物金屬物納米結構等離激元調(diào)控及其光譜特性研究。近年來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防軍工配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重點及團隊項目等30余項,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Macromolecules, Appl Phys Lett 等國內(nèi)外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120余篇,獲授權專利20余件。

余丁山,男,中山大學化學學院高分子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低維碳材料及聚合物基功能復合材料的可控制備、改性并開發(fā)其在光電器件和能源器件(包括太陽能電池、超級電容器、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中的應用;研究電子/離子傳輸、光電轉換、電化學性質(zhì)等對能量存儲與轉換器件性能的影響。近年來主要致力于能量和信息轉化與存儲功能聚合物及復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迄今為止在Nature Nanotech、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上共發(fā)表SCI論文110余篇,被引用10000余次,H指數(shù)39。

趙俊鵬,男,2005年和2010年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高分子化學專業(yè)的學士學位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yè)的博士學位;2007至2009年公派至希臘國家研究院進行聯(lián)合培養(yǎng)。后分別于德國馬普膠體與界面研究所、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合成方法學;生物質(zhì)、環(huán)境友好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結構表征方法;高分子結構-性質(zhì)關系。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等科研項目,在環(huán)氧化合物參與的聚合反應領域擁有多項原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近年來在Angew. Chem. Int. Ed.,Macromolecules,ACS macro letter,Chem. Commun.,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Polymer Chemistry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SCI高質(zhì)量論文40余篇,多次國際學術會議特邀報告;受邀撰寫綜述文章3篇,書籍章節(jié)2篇。

(終審:杜楊 核稿:呂斌 編輯:王舒婷 學生編輯:王楠)